转债估值的一些事

2022-12-10

字号

投资要点: 

       转债估值一些基本概念。

       1)衡量方式:转股溢价率、纯债溢价率/YTM、隐含波动率各有优缺点,对于境 内转债市场,转股溢价率更直接明了,使用相对较多。2)影响因素:包括流动 性和债市、股市和需求、供需变化、机会成本等,最主要的还是前三者

       转债估值周期有何不同?

       07-13 年及 14-18 年两轮周期:1)转债真正的市场底是“磨”出来的。只有在 较长期的震荡下跌中,市场情绪不断走低,转债会出现价格和估值均缓慢压缩的 过程;出现类似 2013 年底、2018 年底两轮转债性价比较高的时点。2)债市表 现会影响转债市场的估值。例如 13 年和 18 年的对比,2013 年“股债双杀”, 而 2018 年债市是牛市,因此对于转债的估值是有一定支撑作用。 

      19 年以来:1)转债估值中枢抬升。2)内在变化:不赎回打破高价转债溢价率 趋于 0 的规律;注册制下创业板、科创板等偏成长风格的弹性标的供给增多;固 收+基金需求侧的影响,例如 21 年。3)外在变化:19 年、21 年、22 年中几轮 抬升都伴随着流动性宽松或资产荒现象。

      未来怎么看? 

      转债完全解决估值问题的方式,一种是股市长时间持续大跌,转债需求降低,估 值磨底,但类似 18 年几乎单边下跌的行情也相对较难,另一种就是流动性收紧, 资产荒现象缓解,债市资产都不那么“贵”,对应可能是债市的大幅调整。展望 明年,利率或中枢抬升、波动加大,转债估值更需要关注利率变化带来的影响, 23 年利率中枢趋升或带动转债估值中枢小幅下移。 风险提示:股市大幅下跌,利率上行超预期,业绩不及预期,政策不及预期。



免责声明

本文章基于与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,但本文章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、准确性,仅供参考。


首页 市场观点评论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