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引领 智启未来——北京国际车展折射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
2024-05-04
风拂面,2024(第十八届)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如约而至,热闹非凡。
今年北京车展上出现了很多新面孔,更有长久以来的老朋友。众多崭新新能源车型亮相、AI大模型“上车”、汽车“长出翅膀”、尖端电池技术发布……
人们在车展上感叹,产品迅速更新迭代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应用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,是技术创新持续深度赋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看见:变化
今年,北京车展于4月25日至5月4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、朝阳馆举办,全球首发车数量达到117台,新能源汽车有278个车型亮相,阿维塔、零跑、极越等新秀登场。
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,人们在车展现场参观(2024年4月25日摄)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
这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制造和市场机遇的窗口——
“我们用的电池来自位于德国的宁德时代工厂。”保时捷CEO奥利弗·布鲁默说。车展上,他还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深入探讨了电池品质与产品开发。
2024年4月30日,在北京车展上,观众在宁德时代展区参观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
本届车展上,外国面孔更多了,这是许多参观者共同的感受。朝阳馆零部件展区短短3天就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.9万人次观众参观,海外观众占比37.6%,其中还包括多个国际买家团。
奇瑞展台上,3000多名海外经销商齐聚一堂,在开幕日结束后又集体赶赴芜湖参会;红旗展台引来外国参观者拿出皮尺仔细测量新车各种尺寸;比亚迪展台前,海外媒体频频打开新车前机盖探秘内部构造……各国经销商、观摩团纷纷前来深入了解中国先进制造技术,探寻市场新机遇。
这是科创企业与汽车行业碰撞交流的平台——
2024年4月30日,在北京车展上,观众在华为展区参观智能充电网络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
车展上,“华为系”频频登场:江汽集团新MPV车型采用华为车机系统,支持与华为智能设备无缝连接;赛力斯与华为联手设计的新车,配备了百万像素智慧大灯,可投影100英寸影像……
如今,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与汽车行业擦出新火花,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。
“汽车产业的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正加速融合,引领全球产业变革。”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,面向未来,在电动化、数字化赋能下,新的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将加速形成。
这是2024年4月30日在北京车展上拍摄的一款复合翼三体式飞行汽车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
这是新技术新产品竞相出彩的舞台——
如今,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越发成为集机械、电子、计算、感知、视听、储能等多技术为一体的“大号终端”,这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。
车展上,宁德时代发布了兼顾1000公里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,多模交互智能座舱等新技术也纷纷亮相。
在零部件展区,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约500家零部件企业及科技公司展出创新成果,其中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板块占全部展示面积的51%。
“无论是动力电池、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,还是行泊一体等智能驾驶新体验,都在持续激发人们对未来智电出行的美好期待。”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闻迪说。
清华大学(车辆学院)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认为,北京车展新变化折射汽车行业发展趋势,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日益增强,电动化、智能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,市场竞争进入关键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