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,正在见证历史

2025-02-08

字号

春节期间,黄金又又又新高!


我们1月还在文章中强调,把黄金加入资产配置组合篮子,为时不晚;相反,此时卖掉黄金,相当于亲手斩断一条安全桥。


但有人看好,就有人恐高。


春节的一次聚餐中,见了个朋友。


这个朋友在某黄金上市公司总部工作,聊到金价时;他尴尬地笑笑说,现在金价确实太高了,我们自己内部人员都不会买了。


当下,上海黄金670、680元/克,金条700多元/克,首饰更是800多元/克。



太贵了。


我问他,你觉得什么价格合适?


朋友回答,以上海黄金价格为参考,550元/克以下会考虑买吧。



这世上有两种类型的投资者,钟爱黄金的和讨厌黄金的!


其实都对。


喜欢黄金的人,认为黄金能够跑赢通胀,能够跑赢本国货币的升值(或贬值)速度,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。


而讨厌黄金的人,则认为黄金是无息资产,没有任何利息,没有任何价格的锚定,就好比巴菲特那样,打死都不会购买一丁点的黄金。


为什么会这样两极分化?


正如我朋友所讲,黄金看似简单,其实并不简单。价格波动背后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,造成了人群的分化。


问题来了,黄金有哪些影响因素呢?


答案是有三大因素,分别是商品属性、资产属性、货币属性。


这三种属性相互影响,相互作用,共同影响着黄金的走势。


只是,不同阶段影响走势的主要矛盾不一样。


有时候商品属性对走势的影响大一些,有时候是资产属性对走势的影响大一些,还有一些时候货币的属性对黄金走势影响大一些。



过去一段时间,黄金走势最大的变量就是各国央行购买黄金。这显示了“商品属性”对黄金走势的影响。


商品属性,顾名思义就是大宗商品的一种,和原油、螺纹、焦煤、黄铜等等一样,价格波动受到成本、供需关系的影响。


比如,黄金成本。


我一直强调黄金在1200~1400美元/盎司,差不多就是无风险的投资机会。


因为全球黄金矿业的综合开采成本(包括、水、电、税、人工等成本)差不多就是在这个区间。当黄金价格低于这个区间时,黄金就是纯粹的商品,褪去了商品之外所有的金融属性,是非常低估的。


此外,金矿就开始亏钱,就会减产,供应就会减少。


又比如,黄金的供需。


供应端很简单,往往就是金矿自身的产量。因为金矿产量较为稳定,对价格的影响也往往较为稳定。


需求端基本上有三个,分别是工业与首饰需求、投资需求、央行配置需求。


前两个容易理解,我们购买的三金、五金这些黄金首饰就是首饰需求;我们购买的黄金ETF、黄金期货、现货,就是投资需求。


而,央行配置需求是近些年来较大的一个需求变量。



黄金价格持续上涨,背后推手是谁?


当下动辄700、800元/克的黄金金条、首饰,已经限制了黄金的消费。


正如上市公司老凤祥所言,黄金首饰消费量大幅下降,黄金批发零售企业进货大幅减少,首饰加工企业加工量大幅减少。


正如我朋友所言,黄金上市公司内部人员都已经下不了手,不会继续购金。


据报告,全球金条、金币需求总量为1186.3吨,与2023年的1189.8吨基本持平


而黄金首饰需求降至1877.1吨,比2023年报告的2110.6吨降了11%。


显然,黄金的上涨并不是散户资金、不是各国“大妈”们在推动。



那么,金价上涨的背后推手是谁?


答案是各国央行。他们是重要的参与者,改变了黄金需求的边际需求。


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,央行已经是黄金需求的主要来源,且在2024年连续第三年购买量超过1000吨。仅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的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,央行的购买量同比增长了54%,达到333吨。


其中,中国央行也是主要玩家之一。中国在2024年也是买买买,购买了近44吨黄金。


你一定要知道,各国央行在之前的几年几乎没有大规模购买黄金;所以,这些年央行大规模购金是金价的重要边际变量。


看下面一组数据:


2010年,各国央行购买黄金77吨;


2014年,各国央行购买黄金118吨;


2016年,各国央行购买黄金144吨;


2020年,2021年,各国央行每年购买约500吨黄金;


2022年,各国央行购买黄金1078吨;


2023年,各国央行购买黄金1037吨;


2024年,各国央行购买黄金1044吨。


非常明显。2021年以后,各国央行已经成为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。




接下来简单聊下黄金另外的两个重要属性,资产属性、货币属性。


先看资产属性。


它说白了就是和全球利率负相关。


任何资产在全球利率高企时,都会受到压制。毕竟,当全球利率都很高时,资金都会涌入无风险资产,比如债券、高分红股票等。


谁会放着确定的收益,去买一个不确定的黄金?!


谁会放着稳定的现金流,去买一个有涨有跌的黄金?!


所以,黄金的资产属性往往使得价格在高息环境中受到压制。比如2022年3月到2022年10月,黄金价格在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中,单边回调接近30%。


当然,黄金后边很快就发生了新一轮浩浩荡荡的牛市。


这说明什么?


恰恰说明,“资产属性”对金价的失效。说明在这个周期,“资产属性”对金价的影响在减弱,已经不是主要矛盾。


再来看,货币属性。


货币属性顾名思义,就是黄金具有货币价值,要和其他国家主权货币竞争。


拉长了数据看,黄金一直具有天然的货币属性,黄金一直在跑赢各种货币指数。只是,黄金在有些时候回调起来也挺吓人,比如2011年~2019年,黄金的货币属性就很弱,非常弱,几乎跑输了美元、日元、人民币等所有主流货币。


但是,当世界局势不稳定时,各路资金都会表现出对主权货币的不信任,纷纷涌入黄金。


比如,大国之争加剧之际。


数据显示,过去2个世纪的大国博弈期,黄金均有明显涨幅:如英国赶超荷兰的1800年前后、美国赶超英国的1930年前后。


比如,经济变局之际。


新兴国家GDP反超发达国家GDP,新兴国家有摆脱美元霸权的诉求,先后减少美元在国家储备的占比,增加黄金、人民币等在国家储备的占比。


比如,军事变局之际。


这个很好理解,大炮一响,黄金万两。


往近了看,俄乌冲突、加沙冲突的当天,黄金价格都表现强烈,出现大幅跳涨。并且,往往是一波上涨周期的开始。


往远了看,1812年战争、拿破仑战争、美国内战期间,黄金价格都表现强势,相对当时的主流储备货币英镑大幅升值。


可以看到,“货币属性”在黄金过去上涨的周期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,也是一个新的变量。


最后,说下黄金的将来看法吧。


总结一下,就是12个字。


全球局势不稳,黄金持续大涨。



2025,注定不平静,摩擦不断。


AI 能否成为投资主线?中国服务贸易蕴含哪些机遇?特朗普上台对全球经济有何冲击?科技股现在入场是否合适?黄金配置应该如何选择?

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,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

首页 市场观点评论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